自2006年出现首家专业租车网站以来,中国在线出行服务行业经历了“线下重资产+线上服务”向“互联网+共享经济/轻资产重服务”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PC端向移动端使用场景的转变。2012年起移动端车服务模式大量涌现,主流的服务模式包括租车、拼车、代驾、出租车、专车(快车)与定制巴士等。
2015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行业用户乘客数量接近4亿人
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用户乘客数量总计接近4亿人,数据显示用户出行需求具有多样性,85.9%的用户会选择使用两种以上的出行服务。
在所有移动端出行服务中,出租车约车、专车(快车)与拼车在出行服务中用户覆盖量最高,其中出租车约车注册用户达到2.5亿,专车(快车)注册用户达到1.9亿,拼车注册用户达到1.6亿。
2015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行业用户中注册司机数量总计1871.4万人
截止到2015年年底,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用户中注册司机数量总计为1871.4万人。
在所有移动端出行服务中,顺风车/拼车注册司机数量最多,达到900.0万,专车(快车)注册司机达到555.5万人,代驾注册司机达到259.9万人,显示出移动端出行服务对于闲置车辆资源的使用与分享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集中度高,滴滴快的用户月度覆盖领先
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专车(快车)服务满足更多短途出行服务需求, 50.5%的用户因临时需求而使用专车
专车软件的使用场景更多满足用户的临时出行、短途出行需求。相比其他用车服务,50.5%的用户因为临时出行而选择专车(快车),同一比例高于拼车和租车。艾瑞分析认为,专车(快车)降低乘客端用户出行成本,提高乘客端用户出行舒适度,提升乘客端用户出行效率;增加司机端用户收入,提高车辆利用率,并降低了司机端用户的空驶率。越来越多的乘客端用户放弃私家车出行转而乘坐专车(快车)。
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拼车服务存在刚需而且政策风险弱,线上化移动化发展迅速,55.7%的用户因上下班通勤使用拼车软件
用户上下班通勤使用拼车软件的用户占比55.7%,用于临时出行的用户占比43.4%,同比少于专车(快车)用户。艾瑞分析认为,用户在上下班通勤时间能够和一位顺路的司机拼车,不仅方便出行,还提高出行舒适度并降低用户出行成本,于司机而言,则是降低了车上空座率。
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租车服务优势明显,用户租车第一需求为和家人度假在目的地租车
限购又限号、打车难、养车贵……有用车需求的群体部分转向租车方式,随着国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租车也租得起车。租车市场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租车软件的用户需求按照用车目的可分为旅游租车、商务租车和日常租车;按照租车地点可分为异地租车和当地租车。45.4%的用户在度假目的地租车,41.9%的用户异地出差时租车,41.4%的用户在度假出发地租车。
来源:艾瑞咨询 作者:撰写人(王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