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寸控股
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出台,这份重磅文件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描绘了清晰路线图。
作为碳排放集中区域的产业园区,即将迎来绿色转型的历史性机遇。方寸控股研究院深入解读政策,认为“碳”将重新定义园区竞争力,零碳园区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01政策全景:双碳目标加速,碳市场成重要抓手
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内,碳管理能力将成为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寸控股研究院指出,园区作为产业集聚区,必须率先构建碳管理体系,帮助入园企业应对碳约束挑战。
02园区机遇: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创造,碳资产重塑园区竞争力
《意见》提出“有计划分步骤扩大实施范围、扩展参与主体”,园区可通过集中管理碳资产,为入园企业创造新价值。
园区可整合企业碳配额需求,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管理降低整体履约成本。同时,园区可开发分布式新能源项目,产生自愿减排量,既可用于企业履约,也可参与市场交易获取收益。
方寸控股正在服务的多个园区已经开始探索:通过屋顶光伏、储能电站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形成园区级绿色能源系统,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和碳排强度。
03建设路径:八大任务明确,园区碳管理有了施工图
《意见》明确了碳市场建设的重点任务,为园区提供了实施路径:
扩大覆盖范围:园区需提前布局,摸排企业碳排放情况,为纳入碳市场做好准备;
完善配额管理:园区可帮助企业理解配额分配规则,制定碳资产管理和交易策略;
丰富交易产品:园区可联合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碳质押、碳回购等金融服务;
扩展交易主体:园区可组建专业碳资产运营公司,代表企业参与市场交易。
04创新实践:碳金融+数字化,园区服务迎来升级契机
《意见》支持“稳慎推进金融机构探索开发与碳排放权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为园区提供了服务创新契机:通过碳资产质押融资,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通过绿色金融服务,降低企业低碳技术改造的资金成本。
数字化能力也成为园区碳管理的关键。《意见》要求“推动建设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的全国碳市场管理系统”,园区可通过碳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企业碳排放的实时监测、预警和管理。
方寸控股开发的智慧园区碳管理平台,已实现从碳排放监测、碳资产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帮助园区提升碳管理效率。
05先行示范:零碳园区建设从可选变为必选
《意见》的发布,加速了零碳园区从示范探索到全面推广的进程。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此次中办国办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支持体系,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市场机制保障。
方寸控股认为,零碳园区建设需要“技术+金融+市场”三轮驱动:通过节能低碳技术降低排放,通过绿色金融解决资金需求,通过碳市场实现价值回报。
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加速,园区面临着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转变,碳效率将成为项目入园的重要标准。
那些率先布局碳管理体系的园区,将形成绿色低碳新优势,吸引优质企业和人才集聚。
方寸控股预计,未来三年将出现零碳园区建设浪潮,园区需加快构建碳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应对碳约束,转化碳价值。
碳市场不仅是减排政策工具,更是园区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谁先掌握碳资产管理能力,谁就能在绿色竞争中占据先机。